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通告 > 新闻动态
【抗疫故事④】一个苏州85后医生的12小时
时间:2020/3/3 4:52:31     编辑:admin

ICU,即重症监护室

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凌晨到深夜,

ICU里的十二时辰,每一刻都“紧张万分”

疫情之下,那些选择成为ICU医生的人

是如何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

苏州广电总台启动大型体验式融媒新闻行动《一起战疫》, 由全媒体采制中心、全媒体编辑中心、融媒体中心、广播中心联合呈现!

成为你、报道你、谢谢你,记者们深入隔离病房,从早8点至晚8点,12小时与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组长、主治医师邹迪一起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2月26日8:00《战斗吧,邹医生!》

清晨七点,迎着第一缕阳光,邹迪就从定点入住的酒店出发前往市五院。

城市还未苏醒,车窗外有些安静,能听见鸟鸣声。

“清晨的苏州很美,相信很快,我们的城市就能恢复往日的活力。”85后狮子座青年爽朗一笑,朝窗外比了一个“V”形手势。

20分钟后,邹迪出现在医院重症呼吸科的换衣间。

“穿上洗手服,就是邹医生了,新的一天,战斗!”走进清洁区,狮子座青年变成了严肃的邹医生。

很快,科室的医生护士进行“交接班”。

16床,今天要做CT,具体查看肺部病灶。”

18床,偶有咳嗽,喉咙有痰。”

19床,状态很好,能交流,能下床活动。”

……

交接班不长,内容很多很细,护士长、夜班医生、科室主任都会详细介绍ICU患者的情况。

◆2月26日8:30 《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

防护服,是这场对抗疫情的战役中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保障。

进入ICU之前,医护人员要“全副武装”。

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鞋套、帽子、连体防护服、隔离衣、双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

一整套防护服装穿戴好,差不多要20分钟。从头武装到脚,细数下来,总共有11道防护。

穿全套防护服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让自己的任何一寸皮肤暴露出来。

“刚开始穿要半小时,现在快了,层层包裹下,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有点闷,一会儿就流汗。”防护服下邹迪只露出一双眼睛,这身“盔甲”让平时熟悉的同事们也变得难以辨认。

8:20分,防护服穿好,神圣的一刻到来——写字!

ICU的护士长用马克笔在邹迪的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下:邹医生,加油!


“对所有医护人员来说这是一种神圣的仪式,穿上防护服我们是战士,忘掉所有的紧张,投入战斗。”邹迪说,其实作为一名ICU医生,他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有什么害怕的。

◆ 2月26日9:00 《乐观的老王,哭了》

“滴……”从清洁区迈入缓冲区,再通过一扇隔离门,就进入到了重症隔离病区。

走进隔离病区,里面很安静,清晰地听见风从窗外呼啸而过的声音。

穿过长长的走廊,邹迪推开了19号病房的门。

“痰多吗,老王?今天给你抽个血,做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呼吸系统通气是否正常。”

“邹医生,是我的老朋友,他在我放心!”“我啊,要夸一夸邹医生。他是个神枪手,血管不容易找,他戴3层手套一针下去见血!”……

见到邹迪,老王便打开话匣子,俨然像一个相声演员,让病房里瞬间充满欢乐。

老王说,他今年71岁,来自湖北。春节前和家人到苏州过年,听了昆曲评弹、逛了山塘、听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124日,除夕夜,老王被推进隔离病房。


“我什么都不知道,感觉做了一场梦,梦到了一艘船和艄翁。但我迷迷糊糊中听到了有人和我说‘老王,你醒醒啊’。”老王说,醒来后他就见到了五院的医生,他后来听打扫卫生的阿姨说他昏迷了3天,医生和护士们一直守在床边。

从之前的昏迷不醒,到如今的侃侃而谈,老王内心非常激动。

“苏州医生比亲人还亲啊,苏州是救过我命的城市啊,感激一辈子。”说着说着,老王眼里泛着泪光,他说在家乡湖北两个老朋友进了ICU没挺过来。

见老王落泪,邹迪迅速把纸巾递给他,并告诉他过不了多久他能出院,到时候带他去好好看看苏州这座江南城市。

邹迪说,老王的家属都不在,他年纪大了,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要随时观察他的身体指标变化。

“作为医生他们充当着小辈的角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隔离不隔爱。”邹迪说,多陪伴,多一些心理疏导,让“亲人”们早日康复。

◆ 2月26日10:00 《我缓过来了,邹医生!》

刚忙完19号病房,邹迪马不停蹄地走进16号病房。

“老伯,睡得怎么样啊,今天要做个CT,看看肺部恢复得怎么样?”

“缓过来了,胸不闷了,呼吸顺畅一点。”

一边提高嗓门和患者聊天,邹迪和护士们一边俯下身为他记录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情况。

做完记录,邹迪一路小跑推着老伯前往一楼的CT室。在走廊里、电梯里,邹迪话变得多了起来,一直和患者在互动。

“苏州医生就是牛,救了我的命!”电梯里,老伯竖起了大拇指。

将老伯推进CT室,邹迪就在门外等着。

他告诉记者,生活中的他不是很爱说话,但一进病房就变成“话痨”,平时不爱说话的老伯,看到他就露出笑容。

“患者不知道自己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担心病情恶化,担心无法治愈,会冒出很多可怕的念头。”邹迪说,隔离病房里抬眼可望的都是各种医疗设备,防护严密的医护人员,更加恐慌。而多和他们聊聊家常,能让他们安心一点。

◆ 2月26日11:00 《窗边,护目镜的水珠》

在病房忙碌2小时,邹迪防护眼罩上布满了一层水珠。

倚窗伫立,冷空气进来,大口呼吸,瞬间神清气爽。

“这里是负压病房,进来就像有了高原反应。”邹迪解释说,病房里安装负压系统,使病房里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运动时只能由病房外进入病房内,再经过无公害处理后排出,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以及污染周边环境。

在负压病房,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平时输液、采血等简单动作也变得迟钝、笨拙。

“我们就像个宇航员,一举一动都不灵活了,静脉穿刺变得十分困难。”邹迪打趣地说,穿上防护服,他们变成宇宙中会医术的宇航员。

◆ 2月26日11:15《呼叫机响起》

“邹医生,18号病房脉氧不好,您去看下。”

“安老师,16床病人要吃药,垃圾桶要移一下。”

“邹医生,19床换盐水。”

没休息多久,移动呼叫机响起,邹迪和值班的护士安海军又忙碌起来。

安海军是市立医院东区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在隔离病房工作了一周,主要配合医生,以及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

“邹医生也是85后,医术也很好,大家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是默契度很高。”安海军说,在这里有种上战场的感觉,争分夺秒,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 2月26日11:30《无论你来自哪里,来了苏州,请你放心》

11:30分,邹迪继续查房。

“邹医生,我感觉我好多了,什么时候能出院。”一走进16号病房,重庆口音的患者就迫不及待问邹迪。

“看了你的CT,有好消息,快了哈。”邹迪鼓励道。

随后重庆患者又提出了他的担忧,出院后不知道怎么安顿下来。这位患者是一名船员,老家在重庆,按照要求出院后还要居家隔离2周。

“我家人不在苏州,出院也接不了,回重庆也不太现实。”患者有些焦虑。

“没事,你来苏州了,我们就会照顾好你。”邹迪安慰说,他一会就和科室汇报情况,一定会帮他解决好问题。

患者脸上的忧虑也转为笑容。

◆ 2月26日12:00《隔着玻璃,给你点赞》

中午时分,病房里飘着饭菜香。

即将完成上午的工作,邹迪不放心,又沿着走廊,隔着玻璃再看看病房里的情况。

看到邹医生,患者竖起了大拇指,邹迪也回应一个“赞”。

◆ 2月26日13:00 《信念》

忙碌一上午,邹迪走出ICU,进入缓冲区。

在这里,要脱下一层层防护。脱防护服更要谨慎,因为一旦操作失误就意味着自己将暴露在感染的风险下。

“刚来的时候,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名ICU医生,有自己的专业精神。”邹迪说,面对患者的那一刻,这些“杂念”都会忘掉,什么东西都没有挽救生命重要。而且心中要有信念,那就是“坚信把防控原则做好,被感染的机会是很小的。”

邹医生的午饭时间,很短,很匆忙。

10分钟后,邹迪就走进培训课堂,学习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

◆ 2月26日16:00《坚守》

回到办公室,本可以下班的邹迪并没有换下工作服,而是继续工作。

今天查房的记录、患者的情况他都一一进行整理。

◆ 2月26日18:00《母亲的牵挂》

窗外,暮色降临。邹迪的手机响了,母亲发来视频。

“迪迪,回宾馆一定要做好消毒隔离,自己洗手啊,其它的衣服更换啊,你一定要做好自我的防护,自己保重吧。”视频里,62岁的母亲叮嘱道。

事实上,邹迪也很久没有见到母亲,退休的她依然在发挥余热,帮助抗击疫情。

邹迪说,外婆和母亲都是护士,他是“医三代”,学医受家庭的影响。

“非典那一年,我读高中,我看到妈妈剪了头发,勇敢地抗击非典。”邹迪说,小时候的梦想是做土木工程师,高考填志愿时还是选择了做一名医生。

◆ 2月26日20:00《小棉袄是爸爸的软肋》

告别医院,邹迪回到宾馆准备休息时,3岁的女儿发来视频。

“爸爸,我想你了,我在吃蛋糕,你吃饭没有?”“爸爸,妈妈今天是夜班,我也想她。”……

听到女儿软萌的声音,狮子座爸爸有些难过,妻子也是五院的护士,这段时间孩子扔给了岳父岳母,很久没有陪伴女儿了。

随着疫情的一天天好转,邹迪说,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事就是陪太太看一场电影,陪女儿吃一顿大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困难是暂时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疫情终将会过去

我们要相信医生的技术和医心

没有谁比他们更希望我们健康

真心感谢他们伟大的付出

和他们的英雄行为

“谢谢你们,选择成为医生!”

(苏州广电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