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2009.09-2012.0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博士
1994.09-1997.07 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硕士
1984.09-1989.08 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2.09- 至 今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2001.01-2009.08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肝病研究所副所长
1997.08-2000.12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1989.08-1994.08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
1.代表论文(#为并列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1)Ju uan Yin#, Fuyi Tong#, Yulan Ye, et al.Hsa_circRNA_103124 Upregulation in Crohn’s Disease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s Autophagy by Regulating the Hsa-miR-650/AKT2 Signaling Pathway. Front. Genet.2021;12:753161. doi: 10.3389/fgene.2021.753161
(2)童福易,王海燕,朱传武等.T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19;11(31):23-25
(3)刘美琴,沈秀娟,童福易*.成人麻疹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损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防治对策.抗感染药学杂志,2017;14(8):1511-1514
(4)Tong F,Cao P,Yin Y,et al.MicroRNAs in Gastric Cancer: From Benchtop to Bedside. Dig Dis Sci.2014 Jan;59(1):24-30.doi: 10.1007/s10620-013-2887-3. Epub 2013 Oct 10.
(5)Tong F,Cao P,Lai R,et al.In vitro antitumor effects of a tradition Chinese spleen-stomach nourishing formula. HealthMED, 2013;7(9):2703-2709
(6)童福易,赖仁胜,薛博瑜.试论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发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128-1130
(7)童福易,赖仁胜,张树鹏.论基因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708-1713
(8)Liu F,Tong F,He Y,et al.Detectable expression of IL-35 in CD4+ T cel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Clinical Immunology,2011;139:1-5
(9)童福易,甘建和,庞中强等.重型乙型肝炎患者MBP基因突变对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1(5):382-385
(10)童福易,甘建和,江敏华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突变对重型乙肝患者内毒素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抗感染药学.2011;8(4):249-252
(11)童福易,甘建和,陆芹等.MBP基因突变与乙型肝炎进展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8;25(3):331~333
(12)童福易,费晓峰,吴建鸿.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性及对策.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6):388~391
(13)童福易,马欣,朱传武.MBP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25(3):140~143
(14)童福易,白敬羽,唐永煌等.苏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5):260~262
(15)童福易, 白敬羽,唐永煌等。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1):52~53
(16)童福易, 唐永煌,白敬羽。α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3(4):345~347
(17)单莉,刘界军,童福易等.新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第一版,天津:369~398
2.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20087022,中药健脾养胃方治疗胃癌作用机理的研究,2010-01至2013-12,结题,参与
②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W200801007,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临床干预优化方案研究,2008-03至2010-12,3.0万元,结题,主持
③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项目,SZD343,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变异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2003-03至2005-03,结题,主持
④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省社会发展项目,BS2000320,苏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2000-01至2000-12,0.5万元,结题,主持
3.获奖情况:(均排名第一)
①CEQ8000 DNA测序技术在肝脏病中的应用,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医学新技术一等奖,2005
②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临床研究,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③乙肝病毒基因变异DNA测序分析及临床应用,苏州市科协、人事局等,苏州市讲理想比贡献科技进步“双杯奖”(攻关杯),2005
④乙肝病毒基因YMDD变异DNA测序分析,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2003年度医学新技术项目二等奖,2004
⑤苏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常州市人民政府, 常州市科技进步奖,2001
⑥α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2000年中青年肝病科研论文三等奖,2000
4.学术任职:
①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②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③苏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5.杂志编委:
①抗感染药学杂志编委
②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③中国病毒病杂志审稿专家
6.其它:
①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病医师
②苏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③江苏省科技项目咨询专家
④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⑤安徽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⑥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APALD)会员
⑦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
⑧“健康中国-肝胆病防治行动”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
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二级营养师